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跑車浪漫旅5] 電子輔助設定心得

網路上幾乎找不到GT5有關電子輔助的心得,看來大家都很不屑用
倒是能找到相當多有關車體調教的數據
用「gt5 tuning」就能找到幾個專門網站,雖然說裡面有些參數我實在看不懂
自己比較常調的大概就空力、齒輪比跟煞車三項而已
大致上把車調到一個程度,賽道讀入後去調調電子輔助看開起來怎樣
尤其車在路上可以用RA調整再調,不需要重頭跑
所以就來說說有關電子輔助的一點心得整理:

尋跡防滑控制(TCS):
抑制油門防止傳動輪空轉,OFF~10段調整
網路上的建議大多是全關,不然就只開1點
TCS的效果越低,在過彎的時候油門用點踩方式,可以更快的讓車轉向
但是也不是說調高TCS一點用處都沒有,例如Toyota 7 Race Car ’70這類純賽車
在1、2檔起步的時候只看到引擎轉速一下子拉高,但是就是拉不上3檔
然後看後面過彎的車一台台超過去....如果技術好到一路都不會掉到2檔的話是可以不開
開了的話會依照開的幅度提升油門反應,不過副作用是引擎尾速會下降

防滑煞車系統:
輪胎打滑時會增加抓地力,這種說明實在是有沒有都沒啥差別
大家都知道ABS也是防滑煞車系統,差別只在於這個叫做Skid Recovery Force
主要是在輪胎側滑的時候憑空生出抓地力來,也就是說現實中應該沒有這個技術
虛擬出來的技術果然有夠神奇,下雨時開了這項幾乎可以連雨胎都不用換
但我並不常開這個選項,因為感覺上好像用不太到....輪胎該側滑就應該給他滑出去才對

動態操作:
當後輪打滑且轉向過度時會自動修正車行方向,OFF/弱/強三種調整
像是FR車或是車配重比差異過大、車太輕的雖然跑得快,也都容易轉向過度
如果是轉彎時會轉向不足的車就不用了
這個選項開弱,車會好開不少,負面影響也不大
但是就算開強在某些真的難以控制的車來說,也感覺不到太多改善
先去調整車子的基本參數再說吧

動態穩定管理(ASM):
防止車子打滑, 照說明看每個都是防止打滑的啊~
會適用這個選項的車,大多是那種一煞車或是稍微A到,車就開始旋轉的那種
開了這個選項也不是說車就不會轉,在4檔5檔手煞車拉起來還是會轉
所以像是Mazda Furai(風籟)就會有用上的機會

ABS(防鎖死煞車系統):
OFF~10段調整,有些時候有些版本最低只能設1
眾所皆知的,防止煞車時輪胎鎖死造成打滑的系統
在GT5中有些天氣變化賽道,遇上下雨的時候算是絕對必要開啟的
另外有些重量比較重的車,開啟ABS也會增加煞車穩定性
不過有時候就是想讓車滑出去,所以有開的話也不用設得太高
倒是很多地方的文章都會說「ABS只要開1點就夠」
主要是用來降低耐力賽時的輪胎磨損而已

方向舵靈敏度:
從-2到7共10段調整,V1.06之後才有的選項,手把玩家的救星
這裡就要先說一下手把的按鍵配置,應該也可以找到不少說法
建議用R2/L2做煞車跟油門這樣分配,很直覺式的做法
但是我基本上是同時使用兩種配置來玩
一是△油門R1煞車O手煞,基本不是跑很快很難控制的車,這樣夠了
手煞車設定在O是重點,油門跟煞車常有並用的時候,應該不會油門跟手煞並用
所以拇指平時按油門,需要手煞的時候也不用換位置,用指腹按就行了
二是預設的右類比搖桿的上油門下煞車
網路上看過有人說這種配置無法同時使用油門跟煞車,不推薦使用
所以R1設煞車就是這個用意;
用類比搖桿來加油門有一個絕對優勢,就是油門的量
網路上有些使用手把開X2010跑紐堡林,在連續細長的彎道,一路17x的速度過去
單純用按鍵油門加煞車應該沒辦法那麼穩定的保持在固定速度
但是用類比搖桿的話就很容易了
同樣的,像是環狀賽道之類的單一大彎道,轉彎如果只是把類比搖桿打到底
勢必要再調整方向或減速,如果調高方向舵靈敏度,就比較容易像使用方向盤那樣
定量的連續輸入轉彎角度,就連東京R246也能順暢的過彎~
所以從3段左右開始練習習慣吧。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生活札記

昨天為了買送人的IPAD2,去了光華一趟
STUDIO A的定價都相當的硬,想說能找個省幾百塊的也好
反正有事先查了下資料,APPLE的全球保固應該真要送修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種全球保固還要上網登錄的大廠,他們的登錄網頁都很糟糕
要填一大堆個人資料也就算了,之前SONY的是一直在登錄畫面鬼打牆
APPLE的是看不懂到底需不需要發票?如果不買延長保固,我想也是鬼打牆
為何保固要弄得這麼麻煩?又尤其填那一大堆的個人資料的必要性何在?


其中有一間店,老闆招呼客人的方式簡直是匪夷所思
店內牆上掛了許多的IPAD皮套,想稍微看看結果他這麼說的
「你不要碰,那些碰了就OOXX..」
沒有嗆回去我的脾氣還真是好啊,怕人碰你乾脆別擺出來不是更好?

另外還有像是「我一眼就看出來你是什麼樣的人了,就照我說的這樣買下去吧」
有誰喜歡一眼就被別人看透的嗎?就算真的看透也是放在心裡吧

他賣IPAD基本策略是價錢有便宜,但是買了的人大多也都會再添購
像是保護貼皮套等等的周邊,這些周邊都貴一點點就可以補回來了
我問了其中一個皮套多少錢,他說了1千2就把外盒拆了拿給我看
這也是一種手法,像是正好這兩天的新聞看到的,一碗400塊的麻油雞
等你說不要的時候他說已經煮下去了,一般人不想當奧客通常會買帳
不過拆皮套的人是老闆不是我,我說不用了再看看,轉頭就走

這種半強迫推銷對我是沒有用的

今天中午路過市場附近,賣水煮玉米當午餐
老闆很熱心的問「你要硬的還是軟的」
一般來說硬的是指偏白的,軟的是一般黃玉米,我指了我要的玉米說我要硬的
老闆還是很熱心的挑起一根半黃不白的說「這種才是硬的啦」

我也能體會老闆的想法,那根半黃不白、前面又有一截沒發育完全的玉米
不早早銷掉今天搞不好會賣不掉,所以我指了鍋裡面的另兩支,包起來帶走

憑什麼我先來買的要給我比較差的東西?

我知道自己看起來是挺人畜無害的,那是因為我太會為別人著想
現在看來我可以心態調整,偏向龜毛奧客的那一邊,行吧?